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0三章 壶口观瀑 (第5/6页)
口瀑布,见识了刘一民的功夫,只觉得心满意足,开始下令到壶口码头去吃饭去。明清之际,黄河水运繁忙,与陕西的渭河水运、山西的汾河水运构成了一个水运网。由于壶口瀑布落差高达30米,南来北往的船只到此无法行船,必须卸下货物,把船拖上北岸,绕过瀑布,再把船放入水中续航,这就形成了黄河水运的奇景——旱路行船。由于每年有数千条船只经过壶口,这样,明清时期就在壶口东岸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水旱码头及码头集镇。码头集镇店铺林立,客商如云,钱庄、皮庄、当铺、染店、盐店、客舍、药铺、饭店等应有尽有。每年春秋,有两次大集会,周边省份客商云集,商贸活动非常活跃。这个时候是战争年代,水运自然萧条了。但毕竟是东西要路、南北通衢,码头上还是很热闹的。阎锡山此时只觉得刘一民周身是谜,深不可测,招待的越发周到了,不但把张逢吉、律焕得、吴绍之、楚溪春指使得团团转,让他们赶紧安排饭菜,还让带来的战地剧团的演员们演唱蒲剧助兴,惹得集镇上的商户、船家都来围观。刘一民看着阎锡山觉得好笑,这还是那个口口声声的中的哲学、二的哲学、种能哲学的阎司令长官么?怎么看起来象一个农村老头一样呢?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刘一民再也不愿和阎锡山纠缠了,就和他告别。阎锡山异常亲切,硬是手拉着手,把刘一民送到了铁索桥边。分别的时候,阎锡山告诉刘一民,切莫把老哥哥忘了,甚时候路过山西,一定要来第二战区长官部做客叙旧。刘一民想想阎锡山此人算个人才,如果弃军从政,说不定还会有所建树。他统帅的晋绥军虽然在自己眼里战斗力不行,但放在眼下的中**队里,那也是名副其实的正规军,也出了许多抗日英烈。临别之际,还是要想法提醒提醒他。站在铁索桥头,看着桥下滚滚黄河,刘一民挥手让阎锡山的随从退下,沉声说道:“阎司令长官,阎老哥,临别之际,我想给你说几句心里话,请你斟酌。”阎锡山又是那一套:“好老弟啊,憨娃啊,有甚话只管说,我老汉听着呢!”就听刘一民说道:“黄河滚滚东流,日夜不息,就比如这世界发展潮流一样,任何企图阻止或抗拒发展潮流的行为都会被冲的一干二净,化为泥沙。现如今,世界局势动荡,有见识、敢担当、能作为的人都应该看清楚,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就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小日本看不透这一点,妄想通过侵略战争来继续奴役周围国家,这就是逆世界潮流而动,他们的结局已经注定。阎老哥啊,你可是一辈子英雄,千万莫要被小鬼子的利诱和眼前的困难迷了心窍。你也知道,我最恨的是鬼子和汉奸。撞到我手里的鬼子汉奸没一个能讨了好去。你率领晋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