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_第六一七章 心里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一七章 心里话 (第6/7页)

两个误区,一个误区呢,就是在建设钢铁厂、电厂、兵工厂时,强调了先进性,用的都是美国进口的机器。这当然好,生产出的武器弹药都是最好的。但现在不行了,只要建大规模的工厂,无论隐蔽再好,都有可能被日军飞机侦察发现,进而被日机摧毁。可是,我们不建工厂、不搞军工生产又不行。怎么办呢?我想啊,只能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举个简单例子,大型的炼铁厂、炼钢厂不能建,那民间的炼铁炉子不是照常开着的么?小鬼子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浪费宝贵的航空炸弹去轰炸这些小作坊。这就给我们了机会,只要能想法把这些炼铁炉子利用起来,就能产铁炼钢,再加上我们从天津、青岛缴获和从美国弄回来的机器设备,就可以多建小规模、适合隐蔽的小工厂。将生铁、粗钢精练,适合切削,就能大批量生产炮弹、子弹。特别是我们还有一部分从天津、青岛缴获的好钢,从美国也带回来了一些好钢,这就能保证我们生产火箭筒、八一自动步枪。虽然数量不可能太多,但有总比没有强。特别是火箭铜,只要再改进设计和工艺,就可以将射程提高。一个火箭筒组,隐蔽的好的话,干掉几辆坦克一点问题都没有。吴征同志和至诚同志都来了,会议结束后你们就回去,把我的想法给技术人员讲讲。随后,我要抽出专门时间到后勤司令部蹲点,和同志们一起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后勤司令部政委杨至诚是山东局委员,司令员吴征不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政委坐在主席台上司令员坐在主席台下。刘一民话音刚落,主席台上的杨至诚和台下的吴征同时站了起来,同时喊报告,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刹那间,刘一民脑子里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觉得吴征也应该坐在主席台上。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过去了。使用干部还是要讲资历的,战争年代资历老就象征着对敌斗争经验更丰富,对革命贡献更大。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一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大声说道:“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当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扩军。具体的我不讲了,等山东局专题研究后再定。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次我们要大扩军。大家都认识到了保证山东根据地完整的重要性,要知道,前几年韩复渠统治山东的时候,仅仅盐税一项,每年就有3000万元的收入。同志们,这可都是打仗的资本啊!要想与日军大打,没有足够数量的军队怎么行?要是象同志们说的那样,与日军硬碰硬地打,一场大战下来,我们现有的二十万部队,能不能保存十万都很难说。那还有必要打大仗么?我们能打得起么?主席明确地告诉我,我军从来不限制各部队的编制,指示我迅速壮大山东我军力量。山东有3700万人口,为我们扩军提供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