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一八章 扩军方案 (第3/5页)
一色的三八大盖了。再说了,各师还要支援我们一部分老红军,这可是最宝贵的。这个数目基本可以了,按照民国初年的物价,10万大洋就可以装备一个步兵师了。现在是抗战时期,物价都涨了,枪炮没地方买也就算了,粮食也没地方买问题就严重了。多给点,可以让几个师宽裕一点。扩军后的武器缺口我已经想好了,一个是打仗缴获,再一个就是我们造。这个同志们不用担心”。针对黎玉提出的问题,刘一民回答到:“黎玉同志提的问题很实在,确实需要给政府划拨一部分经费。不过这牵涉财经制度问题,而且花的钱也不是小数。现在是战争年代,大的投资不可能有,也不能有。战争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打不赢的话,一切发展都是空话。政府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要围绕保证战争需要来进行。比如修道路,首先是要保证军事需要,其次才是保证商路需要。再比如医疗卫生,要两手抓,一手抓军队野战救护和后期治疗,一手抓民办医疗机构的恢复发展。教育也是这样,首先抓干部培训、军事教育,其次才是抓基础教育,重点恢复中小学教育,第三个才轮到大学教育。工业也是这样,不可能办规模较大的厂,只能是小规模、便于隐蔽,建的越大,包袱就越大,小鬼子轰炸时的损失就越大。对此,认识上必须清楚。”联想到经济工作容易滋生**,必须防微杜渐,而要想杜绝**,就必须从财经制度和监督上下功夫。刘一民接着说道:“经过攻占天津、青岛和济南后,我们的缴获很大,有了一定经济实力。正因为此,我们才成立了渤海银行。同志们,渤海银行的资本金很大,比日伪开办的联合银行都大的多的多。如何管好用好这笔钱,让渤海银行成为山东根据地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的资金后盾,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过去,我军根据地小,长期处于缺钱状态,一个一切缴获要归公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现在不行了,这么大的根据地,工业、商业、农业、交通、文化、教育、卫生,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五脏俱全。党政军是供给制,商业和工业、农业就不行了,那得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搞成本核算,要算投入产出,要追求利润。否则的话,不利于持续发展,会变成一团糟的。”这是研究扩军的会议,让管后勤的吴征和负责政府工作的黎玉一参加、一发言,不可避免地就牵涉到了钱、牵涉到了经济。至于黎玉说的政府开支,刘一民说道:“过去我们没有政府开支这一块,军政不分家,是一个灶台吃饭。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地方干部、地方武装都没有津贴,连菜金都没有。主力部队还好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搞战略转移,就跳到敌后去了。打了大胜仗,缴获大,部队还可以打牙祭。可是我们那些地方干部和县大队、区小队都不能走,留下坚持斗争,伤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