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一九章 扩军(续) (第4/5页)
分地区都是我们的根据地,比其它地方条件要好的多,拉部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等新部队编成并经过训练后,拉上战场接受实战锻炼,然后再和主力部队混编,这样新编部队战斗力也可以上来。不和主力部队混编、打大仗、打硬仗,新部队始终是新部队。这一点也是师长一直强调的,而且我军历史上就有湘江惨败时的沉痛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师长考虑,也请同志们研究。”罗荣桓的意见刘一民原来曾经考虑过,但是他判断日军一时半会儿不可能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我军应该有个扩军时间。罗荣桓这一说,就显得刘一民的扩军计划有点急于求成了,短期内确实是用于作战的兵力不增反减。罗荣桓这一说,吴征和杨至诚首先支持,理由是还应该走精兵路线,保持主力强悍战斗力是第一位的。没有强大的主力,部队规模再大也经不起大战检验。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提高主力战斗力,可以让有限的后勤资源用到刀刃上。这一下就顶住牛了。见刘一民和罗荣桓两个都不说话,蔡中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把现有的支队、警备旅统统编入主力,八个旅一律改称八路军第乂纵队,纵队下设三个旅。然后再扩编各地警备旅,承担地方守备任务。刘一民想了半天,觉得罗荣桓的考虑比较稳当,但是还必须得扩军,只有扩大部队规模,才能有足够的兵力打败日军的进攻。但是,眼下的情景很诡异,日军可能暂时不会发动大规模攻击,也可能随时发动攻击。他们有海运优势,说不定正在偷偷运兵。这个时候在把各旅的新编团、补充团抽去扩编部队、训练新兵,等于是稀释主力。如果日军发动突然攻击,新编部队形不成战斗力,很容易出现重大伤亡,甚至垮掉。叹了口气,刘一民说道:“就按政委说的意见办,以新一团、教一旅补充团、鲁西南独立团编成新一旅,程翠林暂任旅长兼政委;以新二团、教二旅补充团、鲁南独立一团编成新二旅,曾春鉴暂任旅长兼政委;新三团、教三旅补充团、清河独立团编成新三旅,陈大中暂任旅长兼政委;新四团、教四旅补充团、鲁中独立一团编成新四旅,朱瑞暂任旅长兼政委;新五团、教五旅补充团、鲁南独立二团编成新五旅,胡雪融暂任旅长兼政委;新六团、教六旅补充团、冀鲁边独立二团编成新六旅,符竹庭暂任旅长兼政委;新七团、教七旅补充团、胶莱独立团编成新七旅,刘毅暂任旅长兼政委;新八团、教八旅补充团、冀鲁边独立一团编成新八旅,赵捷暂任旅长兼政委。各新编旅所辖各团统一番号,从新一团排到新二十四团,迅速完成部队编组,进行磨合训练,确保能够投入战斗。编练司令部司令许光达改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