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_第六三五章 下王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三五章 下王埠 (第4/5页)

长从教一旅给调过来的,那是绝对的老手。这么近的距离,隐蔽的这么好,再打不中的话,就可以碰死了。

鬼子搜索尖兵部队就在战士们的眼皮下向下王埠村开来。

可能是急于向前攻击前进,鬼子的摩托车、坦克、装甲车、汽车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放慢了速度,车上的机枪向两边的山林哗哗啦啦地狂扫。于得水知道,这是小鬼子惯用的火力侦察。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一辆鬼子坦克压上了反坦克地雷,身子一颤,趴窝了。

坦克一般都是前装甲最厚,侧装甲次之,后部稍薄,顶部和底部最薄。这种设计源于实战,由于坦克的正面最易受到攻击,所以前面最厚;然后在设计时遵循“厚度与受到攻击的概率成正比”这一规律,将最不易受到攻击的底部作的最薄,以求得以最小的重量换取最大的防护力。

反坦克地雷就是要专攻坦克的死穴,一击致命。

教导师的反坦克地雷,最早是由勉县兵工厂研制成功的,分反履带地雷和反底甲地雷两种。也就是俗话说的炸脚地雷和破肚地雷。教导师东进后,兵工厂就可以复装弹药、制造炸药包、手榴弹、地雷外,这种反坦克雷自然是首先制造的。只不过小鬼子的重兵扫荡,影响了兵工厂的正常生产。

鬼子坦克压上的这枚反坦克雷,属于破肚的反底甲地雷,采用大锥角药型罩空心装药,地雷起爆后形成高速翻转弹丸穿透底甲,不但破坏坦克,还能消灭坦克里面的乘员。

当然,这个时候没有红外线传感器之类的技术,八路军的反坦克雷都是靠引信起爆的,只能等鬼子的坦克、装甲车压上地雷后才能起爆。

这种技术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一战时期德国都能制造。

反坦克雷一响,等于下达了开火命令,随着于得水的“打”字出口,八路军开火了。

胶东独立一团火力支援营的两个火箭筒组,就隐蔽在村口的一段石墙后面,石墙上被掏了两个大洞,火箭筒就从洞里伸了出去,正好对着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

轰、轰两声,两发火箭弹一先一后撞进了两辆鬼子坦克侧甲,登时就把两辆坦克打成了火球。看的于得水心里直叫好!

这部分鬼子尖兵,除了骑兵和汽车、摩托车上的步兵是第五师团的以外,坦克、装甲车都是日军新拼凑的装甲旅团的。这些家伙刚从日本船运到青岛,虽然知道八路军教导师很厉害,但还是不相信他们能拿大日本陆军的坦克怎么样。因为他们既不知道八路军有火箭筒,也不知道可以把高射炮平置打坦克,更不知道土八路会制造反坦克地雷。他们只知道对付坦克只有用坦克对攻或者是战防炮、反坦克枪和重炮,因此一上来就被八路军打蒙了。

不但高射炮可以平置打坦克,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