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四七章 北线风云(再续) (第2/5页)
升空,爬升至5500米高度,飞回大店机场隐蔽。三十架战斗机编成战斗机编队,三个中队抱成一团,对日机形成局部优势,飞至禹城与齐河上空,担任为轰炸机护航任务,并寻歼日机一部。完成任务后不恋战,迅速飞回机场待命。中午两点半,一架架战机从大店朱家庄子机场冲天而起,在空中完成编队后,拉升至5500米高空,向济南方向飞去。此时,北线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鲁西北平原,平畴沃野,一望无际。和平年代,这里是粮仓、是工商业极度发达地区。搁在这抗战年代,这里就成了易攻难守之地。虽然八路军和地方武装采取了许多措施,迟滞小鬼子进攻。但是小鬼子的坦克多,一个中队的坦克在麦田里压过,就是一条路,后面的装甲车、汽车可以跟随前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一民的作战指导思想是要调动日军运动起来,在运动中寻歼日军,因此,这次泰西战役,八路军各部和各地地方武装并没有象过去那样彻底破坏交通,特别是教导师主力机动能力强、对交通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刘一民对我军全面控制山东充满信心,命令部队不得随意破坏桥梁,这样一来,小鬼子的运动速度就更快了。阻击战刚开始的时候,八路军各阻击部队依托既设阵地,打小鬼子了个冷不防,战果很大。但是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日军飞机大炮坦克齐上阵,三个师团全线进攻,强大的火力加上兵力优势,八路军阻击部队任何一个地面阻击阵地都不可能坚守时间过长。时间稍微一长,阵地就会被淹没在日军航空炸弹和炮弹构成的火海中。逼得八路军不得不采取节节阻击、一打就走的战法。这和刚开始打时,我军主动采取节节阻击、一打就走的战法大不相同,主动和被动易势。鲁西警备三团团长梁兴初、政委徐秋接到撤退命令时,警备三团各部队经过逐次阻击、已经撤退到了禹城县城。日军尾随而至,开始准备炮击了。按照原先的作战计划,警备三团应该以禹城县城为依托,在此阻击日军至少两个小时。看完撤退命令,梁兴初大怒,对着政委徐秋说道:“这禹城县城是鲁西北平原的防守堡垒,我团一上午激战,伤亡虽大,但弹药仍然充足,正需要依托坚城抗击日军追击。全线撤退的话,日军的胆子就会变得大起来,全线追击兜剿我军。这里可是大平原,我们怎么能跑得过小鬼子的汽车、骑兵?简直是瞎指挥!”徐秋说:“电报上不是说的清楚么?日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从两翼迂回包抄,要断我们的后路。再不撤退,我们就要被鬼子包饺子了。”梁兴初头一扬:“那又怎么样?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被敌人包饺子的次数多了!哪一次没有冲出去?老子就不相信了,小鬼子能把我们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