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2 (第2/3页)
认为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征兆。然而,随着皇帝登基之后不久册立了嫡长子陈善昭为东宫,即便皇帝对于陈善睿这个儿子依旧宠爱有加,不论赏赐还是其他都是第一份的,但终究从来都没有表露过更深一层的意思。倘若陈善昭是那等轻狂的性子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位太子殿下入主东宫之后,领的第一件事便是修撰古今大典。这部大典用了众多饱学之士,每年换一批人,再加上前后两次修撰,整整用了一百多号人,两百多号人抄录,陈善昭居中统筹功劳卓著,书成之后在儒林之中名声更是如上中天。太子仁善孝义的名声本就因为太祖皇帝当年的褒奖而名闻天下,如今再加上精通经史酷好读书,这名声怎会不好?而陈善睿不屑也不可能推翻大哥的这种好名声,奈何他此前自己放弃了去镇守北平,只能眼睁睁看着辽王陈善嘉先是加固领兵北平城墙,与永清侯徐志华和工部众人一块修筑以备天子出巡使用的“行宫”,疏浚漕河,而此后更是在卫国公顾长风卸下了镇守辽东的差事之后,前往沈阳接过了那接力棒,继而在数次对女真用兵大胜之后,将奴儿干卫升格为奴儿干都司,随即临海修建奴儿干城,一时间辽王的赫赫名声在整个东北简直能止小儿夜啼。所以,当从北边的心腹旧臣那儿得知鞑靼和兀良哈这一对死敌居然开始勾勾搭搭之后,陈善睿在和麾下旧部以及朱逢春杜中等人反反复复商量了许久,自认为对父皇的心思揣摩透了,这才提请北巡。果然,陈栐在最初的犹疑之后不但心动了,而且立时强势推行此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父皇居然只带了二哥范王陈善恩,而且竟然给了长兄皇太子监国的名义,却偏偏没有提到要他随行!“该死,真该死!”他在寒江馆中把笔筒里的笔摔了一地,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憋不住心头邪火。直到按着那坚实的书案台面缓缓坐下,又深深吸气吐气,如此循环往复了许多次,他方才隐隐约约有了个念头。他是因为秋高马肥时历来是虏寇发兵时节而定下的此次北巡之期,否则就得再等一年,然而,父皇想到的,应该是他那婚后多年方才好容易怀上了孩子的王妃!多年来终于能有个自己的孩子很重要,但这样的机会没有第二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