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_第18章 咱们的节日 20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咱们的节日 2017 (第3/4页)

57年就有三八活动;1908年,亚米国妇女就走上街头,为妇女选举权呼吁……”

    另一个女生站在旁边的宣传页前,对同伴说道,“我看过许慎的《说文》。原来他说的全是错的啊?其实在甲骨文中,“妇”是特指有身份的女官。殷商诸“妇”可以领兵出征、参与祭祀、整治甲骨、负责农事……跟东汉许慎或班昭笔下只能“持帚洒扫”的“妇”有很大的差异。还有这个妇好。她可真厉害。”

    “还不光是这个呢,”同伴指着另一张宣传页说,“原来‘姓即女生’,就是‘生母’的意思。姓为女性专用,男性是不能用的。所以华夏最早的姓,都是带女字部首或偏旁的。像上面写的华夏八大姓:姜姓、姬姓、嬴姓、姚姓,还有姒、妘、妫、姞……所以孩子都应该和母亲姓,而不应该和父亲姓,是吗?”

    在另一边,张凌歌正指着甲骨文的“帝”字,向同学解释到,“在甲骨文里,‘帝’为本初之意,通‘蒂’,有‘女阴’的含义。据考证,是母系社会女性部落首领的称号;在卜辞中,则可能指的是女巫。按照华夏传说的时间来看,‘黄帝’很可能是将数名女性部落首领融为一体的传说人物,并非一个人,更非一名男性。从古代‘感应而生’的传说可以看出,直到黄帝后很多年,华夏很多地方应该依然处于母系社会!

    “而妇女的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解释,对应的是女性在这些时期的地位。”张凌歌指着印有妇字不同写法的宣传画一一解说。“在当代,由于女性地位依然低下,所以在目前通用字典里,妇字的字义有三个:一是代表已婚女性;二是与‘夫’字相对,其实和第一个意思是一样的,依然是已婚女性的意思;第三个含义是代表‘儿媳’。

    “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年轻女性不愿意被称为‘妇女’的原因之一。当‘妇’字和婚姻画上等号,就意味着女性的社会角色被局限在家庭里。而在大城市离婚率超过四成、不婚女性越来越多的今天,对‘妇’字的解释,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我们这里有个表格,大家可以填一下,看看同意以妇女称呼全体女性的比例有多少。同时我们也想知道,大家更希望改变‘妇’字在当代的解释,还是打算用女性二字替代妇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