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 再會希麗雅  (第2/4页)
經傳導模擬的研究。他知道現場會有期刊的編輯與其他實驗室的代表出席。    所有人都說他表現得很冷靜、很穩。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冷靜底下,壓著一種難以命名的等待。    週四下午,嶺翔剛從系辦走出來,就在走廊轉角遇見了她。    她是系上的大一新生,名字叫麥琪。美國長大的新加坡裔女生,說話時眉眼很活,聲音總是帶著一點笑意。她的中文帶著輕微的美式口音,但語速俐落,句子乾淨直接,像她這個人一樣。    「嘿,學長,抓到你了。」    雖然叫他學長,但他們其實同年。    嶺翔抬起頭,看見她站在走廊邊,手裡晃著筆電,笑容明亮得有點難忽視。    「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拜託你別拒絕。」她邊說邊打開筆電,指著螢幕,「我在準備模擬殖系的報告。教授說這是制度設計初期的核心模型,但我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要特別強調Y染色體,還有那個『創世研究計畫』到底是哪年開始的?教科書根本寫得亂七八糟。」    嶺翔看了一眼螢幕,指著她畫線的段落:「這個理論是根據2040年代初期生殖力下滑的資料建立的。你可以查2049年UN-CRS報告,裡面第一次提出『功能性繁殖力』的定義,不只是能不能生,而是下一代是否具備穩定的神經結構與行為模式。」    他補了一句:「那時候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已經降到上一代的一半,被認為是正式進入次生殖危機。」    「哇,所以才開始這些奇怪又有點酷的制度?」她挑眉。    「制度是一種折衷。」嶺翔語調平靜,「當時基因編輯受到倫理限制,而傳統人工生殖成功率低、風險高。創世菁英生殖研究院就是在那個背景下成立的,後來才制度化。」    「然後他們決定,乾脆讓人回去用最原始的方法生小孩?」    她笑了一聲,「不過說真的……這種配對制度比我以為的還理性耶。」    嶺翔抬頭看她,沒說話。    她似乎察覺了他的沈默,語氣也柔了些:「學長,我是真的想了解。這不是八卦。」    他輕聲道:「它解決了一些問題,也留下了別的問題。」    她點點頭,沒有追問,而是笑著說:「你講起來真的比教授清楚十倍。要不要考慮以後來我們班代課?」    他沒有接她的玩笑,只是看了她一眼,語氣平穩:「這題我不能幫你寫,但我可以教你怎麼查資料。」    「我就知道你不會完全拒絕我。」    麥琪笑著闔上筆電,朝他比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