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制使大闹村店,林黛玉抛父扬州 (第3/7页)
br> 手起之间,轿帘作破布,木轿成两段,里头坐着一个芊细的少女。娇滴滴、轻柔柔,大约只他一半年纪,面向里歪着,姿态恹恹。虽不见正脸,但略瞥背影,便可知其窈窕婉转,身量绰约,静静歪坐在那儿,倒似姣花照水,风情只此一家。 那少女心窍伶俐,听他方才这番话,当即明白他是在找出口撒气,其实目的不在杀人,定是先前经历了什么,以至性情不定。此时他正偏激,该以谅解和服软为上策,才能谋求生路,不该激将他。于是她强打精神,把手绢攥得紧紧的,颤微微地说道:“我哪句话在笑你了?你想杀人便直说,却要在动手前栽赃一把,何苦来?你是想让世人觉得你快意恩仇,为洗耻辱而杀泼妇,搏得个果敢好汉的名声,可我又做了什么,倒成了你口中的泼妇,成了你发泄情绪、成就美名的垫脚石?我们自买了酒,分明是你半路杀出,欺男霸女,谁主动招惹你了?我更是从未干涉过你。也罢,你现在就拿绳子来勒死我!你是个好男子,有本事就别让我活下去!”说着,背过身去,肩膀抽抽搭搭地呜咽起来。 那杨志也不打话,冷着脸,走到跟前,把刀柄搁到她肩上,想使力将她的身子拨转过来。那少女慢扭削肩,懒转薄腰,只顾将脸埋在绢巾里,始终不愿看他。 杨志冷笑道:“你倒勇敢。男的,俺倒是欺了,却没打算霸占你,你也别栽赃洒家,就算俺们两清了。”于是挪开刀,转身下轿去了。 待听不见脚步声后,少女才小心翼翼抬起脸来,探出身去,确认寻不到那青面大汉身影后才放心。只是地上汉子们个个叫苦,酒水也洒了,酒坛封条也撕了,轿子也无法再载人,她登时难过起来,只得叹自个命运多舛。 这少女自小与父母生活在江南姑苏,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因钦点出为巡盐御史,便去扬州任职。虽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只可惜支庶不盛,子孙有限,只有一门堂族,没甚亲支嫡派。林如海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正是这林姑娘。夫妻对她爱如珍宝,谁想贾氏一疾而终,林如海又是个痴人,不肯续弦,因此偌大林府竟只这一个女儿,再无子嗣。 堪堪又是几年光阴,那林如海竟也病难自持,只得向黛玉嘱托道:“汝父命小福薄,近日愈加难受了,汝亦多病,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且江南近来盗匪猖獗,贼寇盘踞,难望太平,汝父如何放心?先前寄于堂兄书信一封,他已应允,汝何不北上,投奔开封去?” 原来这林如海本贯河南开封人氏,只有一个堂兄,唤作林冲的,现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兄弟二人自小殊途,一个只爱耍枪弄棒,一个只爱诗词歌赋,自林父去后,如海便辞别堂兄,只身下江南来。 不多时日,林如海便魂归九天了。那黛玉才为母亲守丧,旧症未愈,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