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探花(古言1v1)_宁州苏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宁州苏府 (第3/3页)

 “我如何去得?”苏明宇明显会错意,不觉苦笑一声,“如今一把年纪不提,府中事千头万绪,家业偌大,何暇分身应试?”

    崔嫣轻轻摇头,微微一笑:“老爷这话便错了。妾身说的,不是您亲自去,咱家不是还有三娘吗?”

    “三娘?”苏明宇闻言一愣,神情错愕,“她是女儿家,如何登得了科场?”

    崔嫣早有筹谋,不慌不忙地道:“三娘素来男装习性,束发着儒衫,随兄入塾,宁州上下皆认作‘苏三公子’,未有人知其真身。此番恩科不过查籍贯出身,不查性别。只要装扮得宜,由她代清河一试,岂不两全?”

    苏明宇听罢,一时间竟不知作何反应。他低头不语,指尖敲击着杯壁,陷入了深思。

    此事若成,自可名正言顺为嫡子铺路;若败,却是欺君之罪,重则满门抄斩。

    苏家三个孩子,唯有三娘天资聪慧,五岁识字,七岁能诗,学识不逊男儿。三娘向来不喜脂粉罗裙,偏好宽袖儒衫,束发如男。苏家当初为了让三娘顺利进入书院,并未提及女子身份。久而久之,宁州上下皆知苏家有二子,至于“苏家三公子”其实是名闺秀,却无人得知。

    苏明宇对此虽有微词,却因忙于事业,平日也由她性子去了,未曾严加约束。如今眼看着三娘已届婚龄,却未曾议婚,偏她行事特立,难守闺训,近日更听闻她常独往书铺、私结学友,甚而与外头少年诗酒唱酬。

    此念转过,苏明宇长叹一声:“此事非同儿戏,且须好好商议。三娘年幼不谙世事,辛姨娘向来疼爱三娘,恐难劝服。”

    崔嫣淡然一笑,眼底却泛起一抹寒光:“只要老爷开口,三娘岂敢违命?况且科场之事,不过是走个章程,前头由父亲张罗打点,后头我自会安排妥当。她只须照本宣科,露个面、写篇文章便是,谁又真正在意,座中应考之人是男是女?”

    见老爷仍存芥蒂,崔嫣继续道,“至于那辛姨娘,就算她再有说辞,又能翻得起多大风浪?难道还敢与老爷您相抗不成?”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