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一咒锁千秋 (第17/19页)
家五十三帝中,还没有人犯过这个错误。 但是,若说所有”为王”者就一定有着帝姓的话,那也是不对的。 当初的铁律中,它就只是说,对于帝姓以外的”人”,只能爵封至公,而有一些人,就被大正王朝的百姓们认为并非是”人”,而是”神”之血裔… 帝轩辕初定天下时,身侧有两大臂助,一文一武,文姓丘,武姓敖,俱有安邦定国之材,四下征战中,他们都立下了累累功勋,而多次的出生入死,多次的死里逃生,也为他们披上了一层神奇的光环,慢慢的,就开始有了传说,说他们并非人身,而是天神受令,来凡间佐助天命之人。 是真是假,这问题就没人可以回答,但不管怎样,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这个传说,就起到了极大帮助,而到后来,更有过二人扬鞭一呼,敌军便整城出奔的”盛况”。 所谓”政治”,原就是不看”本质”,只重”效果”的东西,所以,在天下一统的过程中,帝轩辕便顺水推舟的将两人封王拜圣,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也加速了他混一天下的进度。 只是,初定天下之时,受封王爵的有十余人之多,号称是星宿下凡的也不只丘敖两家,但如两人般聪明绝顶,深知进退之道的,却再没第三个人。 开国不过三年,两人便先后上书,以”臣本无能,不过叨祖圣荫,受土有愧,求赐一祠已足”的理由,来将封地王爵交还,虽然这本就是帝轩辕心中所愿,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反而不好发落,折冲到最后,两人将封地交还,但王爵仍是得以保全,而各自居所,也由帝轩辕下旨,划出五十里地,永不贡粮,起祠祭祀文武二圣。而自此以后,两人更是深居浅出,不会旧部,所言所议无非礼仪制度,绝对不涉军国大事,而同一时间内,在祖先祭祀,敬天告神之事上,两人却又不遗余力,出人出钱,有求必应。几年下来,虽是在官场上,军队中的势力所剩无已,但”二圣”之名,却慢慢响遍民间。 光阴如箭,转眼间已至轩辕七年。当时人民虽无所觉,可后来,这便是一个令后世无数功勋大员股战心颤的恐怖年份。 四月间,韩王辛广随驾出巡,因”驾前轻狂”被立时拿下,削爵为侯,不得离京;六月,吴王楚英进京,因”擅携利器,心怀不轨”被”交大理寺管制勘问”又”不服管束,丧心病狂”而在牢中自尽。 虽则说,一个身有第八级功力的顶尖高手竟会选择”服毒”这种自杀的方式让人很难理解,但到最后,在四名相关狱卒因”查搜不严”的罪名被杀头之后,这事情也便再无人问津。 而当彭王樊离在九月间因”纵下行凶,侵夺民产”的罪名被下入天牢的时候,大多数的开国元勋们其实已开始感到不对,可是,侥幸与不敢之心,就让他们在迟疑中~将死亡等来。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