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壹四九章 维和部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四九章 维和部队 (第6/10页)

70年代,因为美苏经济负担过重,国际才进入限武谈判的「低盪」缓和时代,而维系核武恐怖时代的和平,全都是有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供冷战双方能持续谈判的结果,否则双方完全隔离,谁知道对方能保证完全毁灭自己,而没有把握先动手还是赢不了?又如何限武?这都是军事沟通的结果。

    不过,毕竟联合国还没出现,王绍屏只能以当前的局势尽量举例说明。以在王绍屏有限的国际关係知识认知里,他认为联合国算是成功的。国际组织的成立不是为了解决所有的大小国际事务,主要是提供一个大国无法脱离的对话平台,藉此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联合国初期的韩战,各国就是不大懂这个道理,尤其麦克阿瑟拿到联军的指挥权之后,更是妄想无限扩张武力入侵的范围,而这样的逻辑就是引爆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当时全世界都完全没概念,以吓阻来逼迫谈判,才是集体安全的核心概念。

    韩战之后,经过后来国际关係理论逐步完善,加上大国安理会否决权的设计和核弹的发明,确保了联合国能达到制止世界大战的组织设立目标,所以后来联合国真正授权过的战事只有第一次波湾战争,越战和苏联入侵阿富汗,虽然美苏都是亲自上阵,但基本上都算区域衝突,而且大国反而都以惨败收场。到人类离开地球开始太空殖民开拓为止,联合国虽然一直都无法制止区域衝突,或者阻止大国操弄的代理人战争,但维持了起码的世界和平,没有再次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使到太空时代,对殖民星球有所争夺,也不至于全面开打。毕竟在太空世界里,还有外星人竞争的压力,人类还是得尽量保持协商式的团结。

    就王绍屏当前的目的而言,就是提早将联合国的一些集体安全的观念引进到国际联盟来。虽然他知道,像日本这种弱国或一战战败的德国在他们达到国家復兴之后,势必还是会想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加上缺乏核弹恐怖平衡的制约,世界大战还是避免不了,国际联盟最终还是会失败。但是提早倡议维和部队的建立,并积极参与其中,却能让他或者中国快速的取得世界的发言权,并在二次战后遵循这个模式建立世界新秩序。

    林蔚听了以后似懂非懂,不过他倒是照单全收,完整的发给南京中央政府。委员长看完他的报告之后,有点哭笑不得:「这小子真是不消停,我们现在是有能力参加维和部队吗?真出兵去非洲,我不被国人赶下台,也会被报纸骂死。不过,这小子眼光还真远,等我们解决内外问题之后,主导国际联盟维和部队倒是快速晋身为列强的好方法。」不能不说,委员长的国际观是比林蔚强多了。

    此时,英法正对于各地爆发的零星战火感到十分头疼,王绍屏的这个建议,倒是给他们一个节省兵员和金钱又能保持影响力的好方法;而且让申请国出钱,自己让一些失业退伍老兵加入维和部队,还能降低国内失业率,算是一举多得的策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