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四九章 维和部队 (第5/10页)
,这样国际联盟的重要性还是会提高。势必美苏也会想加入国际联盟,否则英法就会利用国际联盟维和行动的藉口,介入这两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什么叫势力范围呢?对美国来说,美洲就是它的势力范围;苏联则视波罗的海周遭为它的势力范围;一旦被其他国家介入,它们就会感觉自己的安全被威胁。但国际联盟又有着集体安全的名义,只要不入侵这些大国的本土,它们也不能正大光明拒绝维和部队进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圈内。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国联,对于维和部队成立与否有一定的控制权。 中国目前是弱国,但如果以后復兴之后,势力范围是哪里呢?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还是整个东亚?无论我们怎么划定势力范围,在此之前,如果我们申请了维和部队,那就摆明请列强正大光明的进入我们的势力范围,何况现在不是势力范围受到威胁,而是国土受到侵略,我们怎么能让其他强国介入我们的国土内的事务呢?过去清朝就是不懂,才会期望在东北联俄制日,或者联日制俄,最后结果就是日俄的势力都进入东北,还在那里做了一场,而我们国家反而变成看倌,世界威望丧尽,这样还谈什么势力范围?相反地,如果是我们出兵参加维和部队,那就变成我们介入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还能建立国际声望。这样你懂了吗?」 王绍屏没办法跟林蔚举还没发生的韩战做例子,韩战就是以集体安全模式进入大国势力范围逼双方谈判解决问题的最佳范例,虽然当时是集体安全的第一次运用,有许多人还不了解集体安全有限度的干涉意涵,比方麦克阿瑟,他还是用二战传统的「完全胜利」的观念来执行有限度干预的集体安全概念,喊出打过鸭绿江彻底消灭北韩的口号,而导致共產中国正式介入,使得战事无限制扩大。虽然对苏联来说,以当时中共国力,也不过是代理人或弱国罢了,但压不住中国人多啊,所以打了三年多,最后还是两边谈判,一切恢復原点,双方都退回三十八度线。如果当时麦克阿瑟了解集体安全有限度干涉的意涵,那么出兵维护原来现状,立即和苏联进行谈判,那么就没有中共什么事了,那三年的战争就不用多打了。 除了韩战不能举例之外,王绍屏也无法让林蔚知道二战后的联合国和一战后的国际联盟之间的差异之处,主要在于大国否决权的设立,加强了列强对集体安全的武装控制权,使得大国之间的协商变得非常重要,就不会达到完全决裂,非战不可的地步,这也是冷战主要能持续五十年而没有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核弹的发明和扩散,减少了大国之间动武的可能性,也是重要因素。但不要忘了,1950到60年代,核弹完全是被视为可以使用的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有很大的原因是英法反对的结果,毕竟北约和华沙公约组织对峙的战场是欧洲。古巴危机之后,才开始进入「相互完全保证毁灭」的恐怖平衡,之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